产地:山东 | 材质:玻纤 | 品牌:路铭 |
规格:0# | 用途:道路养护 | 抗寒:-10 |
包装:12.5KG | 形状:块状沥青 | 加热温度:180度 |
石粉含量:低 | 抗高温:抗高温 |
强烈推荐:潍坊灌缝胶/道路密封胶电话(全国省市派送)潍坊灌缝胶/道路密封胶电话
达到恒温 25 ℃±0 5 ℃的盛样皿 ,放在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 ,玻璃皿中不要盛水。(2)在球针的钢球上涂层甘油滑石粉隔离剂 ,慢慢放下球针连杆 ,使球针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用揿钮固定连杆 ,拉下齿杆与连杆***接触 ,调节刻度盘指针至零。(3)用手紧压揿钮 ,同时启动秒表 ,使球针自由落下 ,球针贯入为 5 s 时 ,停压揿钮 ,使球针连杆固定 ,拉下齿杆与连杆端接触 ,记录刻度盘指针读12 5 m1m ,上b垫块 ,尺寸 75 mm ×15 mm ×10 mm , 数 (0 1 mm) 。(4) 左手紧压揿钮 ,同时右手压连杆 ,使球针在10 s 内匀速灌缝胶中 10 mm ,拉下齿杆 ,此时总贯入量为 + 100(0 1 mm) 。固定球针 5 s ,将齿杆上推。再按压揿钮并保持球针在试样表面 ,恢复20 s 后 ,停压揿钮 ,拉下齿杆 ,记录刻盘指针读数F(0 1 mm) 。按下式计算弹性恢复率 :r = + 100 - F式中 : 为弹性恢复率 , %。2 4 老化后弹性试验按弹性试验制备试样后 ,经过规定和温度的老1化 ,冷却 1 h 后按弹性试验步骤进行试验。2 5 1 仪器设备(1)拉伸试验机 :拉伸范围至少 125 mm ,行程速度 3 1 ±03 mm/ min ;(2)低温装置 :控温精度±1 ℃以内;(3)水泥混凝土块 : 尺寸 75 mm×50 mm ×25 mm ;(4) 金属模块 :立柱 ,尺寸 100 mm×15 mm ×下垫块 ,尺寸75 mm ×25 mm ×10 mm2 52 试验步骤按 ASTM D1985 制作水泥混凝土块。如图 2 所示,用金属模块和水泥混凝土块围出一个 50 mm ×50mm ×mm( 为宽度) 的孔隙 ,倒入灌缝胶 ,微高于水泥混凝土块顶面 ,在室温中冷却至少 2 h ,拆除金属模块,用热刮刀刮除顶面和底面多余灌缝胶 , 得到如图 3所示的拉伸试件。(2)低温拉伸。把试样置于低温装置中保温不少于 4 h 后 ,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以 005 mm/ min 速度拉伸试样 , 试验过程保持规定的试验温度。完成规定的拉伸量(如 50 %、100 %等)后 ,在30 min 内把试样取出。(3)重压缩。取出试样后 ,观察试样中、试样与水泥混凝土块连接面之间有无明显的裂缝。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 ,把试样侧翻过来(即一块水泥混凝土块在底面 ,一块水泥混凝土块在顶面) ,置于室温使灌缝胶在顶面水泥混凝土块的重力作用下重新压缩回原样。(4)重拉伸。同(2) 低温拉伸过程。(5)结果评价。在达到要求的拉伸后 ,在 30 min 之内将试样从拉伸试验机中取出,立即检查试样是否有裂缝出现 ,当裂缝大于 64mm 时 ,判断试样失效。2 6 浸水低温拉伸试验将制备的低温拉伸试件放在常温的水中 ,浸水96 h 后 ,取出晾干进行拉伸试验。,根据经验 ,某些软化点很高的灌缝胶 ,它的流动试验所得流动值并不低 ;反之 ,也可能出现有些软化点并不非常高的灌缝胶 ,它的流动试验所得流动值并不高的情况。所以说 ,软化点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灌缝胶在高温时的流淌程度 ,流动值才是评价灌缝胶高温性能的关键指标。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的室内试验选材需要有明确的指标要求 ,而采取的试验方法也应该容易操作实现 ,因此需要结合现有道路试验规程进行方法尝试与性能模拟。室内常规指标试验和路用性能模拟试验的材料测定结果分析为裂缝密封修补材料的室内试验指标提供了推荐依据。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 :(1)沥青路面裂缝填封修补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抗裂性能 ,这是裂缝修补质量效果***的基础。(2)裂缝填封修补材料室内试验选材需要依据一定的技术指标 ,其粘附抗裂性能试验应在道路现有试验规程基础上进行优先选用 ,软化点、针入度、测力延度以及弹性恢复等常规试验指标都可以从一定侧面反映材料的粘附抗裂性能 ,但反映的内容并不。(3)模拟道路裂缝修补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材料受力可以更好地衡量材料的适应情况 ,室内可通过沥青混凝土块之间灌填修补材料进行不同缝宽、不同温度下的粘结抗拉、有压剪切强度试验 ,通过强度及伸长率等指标可控制材料满足要求的粘附抗裂性能 ,还可通过低温下粘结抗拉循环试验来衡量其低温抗裂性。(4)室内裂缝修补材料选择可以按照推荐的 60℃流动度、5 ℃弹性恢复、25 ℃锥式针入度等几项常规指标以及 0 ℃和 20 ℃的 10 mm 缝宽的粘结抗拉、 30°斜剪模拟试验对材料进行具体选择控制 ,从而***沥青路面裂缝密封修补的材料质量和修补使用效果。3结论1)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针人度降低,软化点增大,弹性恢复增加,布氏粘度增加,即加人橡胶粉可以改善沥青的高温稳定。2)综合实际路面工程需要,为满足沥青高温性能的各项指标,橡胶粉的掺量为巧%。3)在基质沥青中加人橡胶粉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得以改善,且间断级配SMA-13型混合料比AC-13型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
目前大多数小米填缝料粘附强度低、高温稳定性差、低温易脆裂,致使裂缝修补效果不明显,小米产品价格昂贵,施工工序复杂,限制了填缝料的推广应用。鉴于此,针对填缝料应具有高韧性、足够弹性恢复能力和延展性、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和较高的粘附强度等特点,研究探讨了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的温度敏感性、低温性能和界面粘附性等性能。(2)填缝料的感温性能。沥青作为一种粘弹性材料,其性能与温度和有关,温度敏感性可以表征沥青随温度而发生性质变化的程度,是测定从低温到高温全温度区域内的常规或非常规指标。对沥青感温性能的表达方式以及评价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普遍采用的沥青感温性能指标主要有针人度指数PI、针人度粘度指数PVIN、沥青等级指数Cl和粘温指数VTS等。文章主要采用针人度指数和针人度粘度指数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的感温性能。黏度试验 1 试验方法。选取 HY、SC 和 KLF 3 种普通热灌型灌缝胶开展黏度、黏结力、低温拉伸性能试验[4 5] ,并进行对比分析。 1 低温性能、黏结性能试验方法为分析灌缝胶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将 3 种灌缝胶加热至 190 ℃ 后, 分别在 170 ℃ 、180 ℃ 、 190 ℃ 和 200 ℃ 条件下保温至恒温后开展旋转黏度试验, 分析 4 种试验温度条件下的黏度变化规律。灌缝胶低温性能试验采用低温拉伸试验和弯曲蠕变劲度试验进行,低温拉伸试验设置温度为 - 10 ℃ ,弯曲蠕变劲度试验设置温度为 - 12 ℃ ,并增加温度为 - 18 ℃ 和 - 24 ℃ 的对比方案。为评价灌缝胶与原路面之间的黏结性能,采用直接黏附力试验。 直接黏附力试验的试验模具选用与沥青混合料集料表面纹理结构近似的 6061 型铝合金材料,表面粗糙度为 Ra 6. 3 μm。 我国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主要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该路面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自下而上的反射裂缝和自上而下的疲劳裂缝,而且严寒地区存在低温裂缝。 目前,沥青路面裂缝病害最常见的、应用范围***的裂缝处理方式为灌缝,灌缝材料主要包括热灌型灌缝胶、冷灌型灌缝胶和有机硅树脂等,其中,热灌型灌缝胶应用最为广泛。 小米外研究显示,影响热灌型灌缝胶使用寿命的因素主要包括 3 个方面:① 灌缝胶施工时的黏度过大,影响实施效果;② 低温时容易出现被拉裂现象,裂缝再现,导致失效;③ 灌缝胶与原路面的黏结界面破坏,导致失效渗水。 因此,灌缝胶需具有良好的黏结性、抗变形和低温拉伸关键路用性能。灌缝胶路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了道路裂缝修补水平和裂缝修补寿命等,因此有必要选择质量合格、性能优异的灌缝胶 。